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已结束,国奖办共收到有关单位和专家提名的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272项,技术发明奖项目306项(通用项目247项,专用项目59项),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913项(通用项目793项,专用项目120项)。
国奖办对形式审查合格的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269项、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240项以及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763项予以受理并公布。专用项目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形式审查不合格项目45项不予受理,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技术发明奖8项(通用项目7项,专用项目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34项(通用项目30项,专用项目4项)。
从2017年开始,国家科技奖试行授奖数量总额控制,将自然科学奖数量控制在45项左右,技术发明奖数量控制在65项左右,三大奖总数不超过300项。这也意味着受理项目最终仅有20%左右能够获奖。
根据往年国家科技奖的评奖流程,2018年国家科技奖的初评结果将在6月底揭晓,2019年初正式公布获奖名单。
84项一等奖以上通用项目获得受理从今年公布的国家三大奖受理的通用项目看,共有3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0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特等奖、53项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7项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获得受理。根据国家科技奖励办的规定,今年开始国家科技奖项目不能降档获奖,这意味着一等奖申报项目如果不能通过,将不能获得二等奖。648家单位通用项目获得受理高校和科研机构提名项目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科研实力。从公布的受理项目结果上看,共有648家单位以第一完成单位完成的项目受理通过。其中清华大学共计获得36项,位居第一;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各有30项,并列第二。上海交通大学共有25项,位居第四。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受理项目超过15项,表现突出。
1、项目受理情况
本年度因国奖办首度对提名单位放开提名数量限制、放开国家科技进步奖专家提名权限、增加了提名单位数量,本年度提名项目数量达到1491项(较去年增加39%)、实际受理1446项(较去年增加40.7%)。就三大奖而言,自然奖增加31.2%%、发明奖增加20.6%、进步奖增加52.6%。
2、预计获奖情况
2017年以来,规定三大奖总数不超过300项,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确定定额奖励数量,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5%、25%和60%,即自然奖45项、发明奖75项、进步奖180项。以三大奖获奖300项计,自然奖中奖率16.7%、发明奖中奖率25.2%、进步奖中奖率20.5%,整体中奖率20.7%,远远低于往年的28-30%的获奖率。
3、特/一等奖情况
与往年国家科技奖励80%以上项目提名一等奖相比,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实施“一二等奖独立评审,一等奖落选不会参评二等奖”的制度,致使2018年国家科技奖励提名更加理性。据目前不完全统计, 84项一等奖以上通用项目获得受理,其中3项自然科学一等奖、10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特等奖、53项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7项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获得受理。根据国家科技奖励办的规定,今年开始国家科技奖项目不能降档获奖,这意味着一等奖申报项目如果不能通过,将不能获得二等奖。
今年受理通过的通用项目第一完成单位的统计数据如下(统计项目仅含通用项目,专用项目不包括在内;各高校附属医院、深圳研究生院数据纳入各高校进行统计;统计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
来源:本文综合自科奖在线、青塔公众号